超弦理论描述的是10维时空,但我们观察到的时空是4维的。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超弦理论能否描述我们的宇宙。因此我们把其中6维空间蜷曲成小的紧致的空间。如果紧致空间的尺度是弦的尺度(10-33 cm),那么我们就不能直接探测这些额外维——它们太小了。这样最终的结果就回到了我们熟悉的(3+1)维世界。但是,我们的维的宇宙中每一个点上都有一个很小的6维的“球”。下面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图形:
这是一个古老的思想,可以追述到20世纪20年代的Kaluza 和Klein的工作。这种机制通常被称为Kaluza-Klein理论或者是紧致化。在Kaluza开创性工作中,他证明了:如果我们从5维的广义相对论出发,然后把其中一维卷曲成一个圈,那么我就回到了广义相对论的4维理论,并加上了电磁场!为什么是电磁场呢?因为那是U(1)规范理论,U(1)规范理论恰好就是绕着一个圈的转动群。如果我们假设电子有一个自由度对应于这个圈上的某个点,并且,这个点在圈上是可以自由变换的,我们发现理论必须包含光子和电子,这两种理论是服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。Kaluza-Klein机制简单的给出了这个圈的几何解释:这个圈来自于真正的第5维,但是这是卷曲起来的。在这个简单的粒子中,我们看到虽然紧致维可能小到无法直接探测,但是它们仍然有重要的物理意义。(Kaluza 和 Klein的理论是很多关于第5维的科幻小说的起源。)
如果我们取圈的半径很大(这个维度是退-紧致化的),那么那么动量就可以从离散变成连续。这些Kaluza-Klein动量态将给出非紧致世界的质谱。特别的,在更高维理论中的无质量态,将给出低维理论中的等间距的有质量态,这就是上图所描述的。粒子加速器上可以观察到一些等质量间距的粒子。不幸的是,我们需要一个能量非常大的加速器,才能看到最轻的有质量粒子。
要得到我们的4维世界,我们需要把10维的超弦理论紧致化在一个6维的紧致流形上。无需多数,上面所描述的Kaluza Klein图像就变的更为复杂了。一直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其中6维变成6个圈,这就是6维的轮胎面。
这样我们需要太多的超对称。我们相信某些超对称存在于我们的4维的世界在能标高于1TeV以上(这也是当前最高能的粒子加速器的研究热点!)为了确保最小的超对称,N=1在4维时空中,我们需要紧致到一个特别的6维流形上,即卡-丘流形。
博主的东西太好了!我今天刚听了一个超弦的报告,这些资料先借去用一下啦!
回复删除欢迎交流~~
回复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