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信人: yauzhang (penrsoe), 信区: Physics
标 题: 《命运骰子——量子力学简史》(第十三章)
发信站: 两全其美网 (Mon Jul 7 16:38:40 2008), 本站(lqqm.net)
《命运骰子——量子力学简史》(第十三章)
第十三章 函数方程:对应原理
(1)
“只有可以观测的美女,才是真正的美女。”
前面已经讲到,1926年薛定谔关于波函数的文章充满了鬼打架的风格,哥本哈根学派的很多人包括玻尔在内,对这种风格莫衷一是。薛定谔的方程里,没 有物理上可观测的量,玻尔则处处强调物理上可观测的内容,比如光的频率,光的强度,在薛定谔的方程里,却没有这些。但薛定谔的方程可以解出氢原子的能级, 这已经足够了——薛定谔的计算结果,是和玻尔八年前的结果殊途同归。
八年前的结果可以被重现,自然说明薛定谔已经走到了一个绝妙的境地。
画鬼容易画人难,做学问永远是这样的。 量子力学在发展之初,也有这种画鬼思潮的痕迹。这种画鬼的思考方式起源于德布罗意,在薛定谔成为绝响。这种研究风格其实具有晚唐诗歌李贺的那种诡异风格, 读他的诗,会发现全篇没有一句是写实的,但整个诗总说是凤凰在唱歌,听起来却又有夜莺的味道。
我们暂时告别薛老师,不再探讨他的武工的路数,而转而去看看,一个真正的物理学家,是如何做物理的。
(2)
玻尔年轻的时候,解决了氢原子的能级问题。他的思路是非常自然的,不会让任何人觉得吃惊。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所谓“对应原理”,这个原理成为海森堡 后来最厉害的思想武器。实际上,对后来者来说,对应原理是一个真正的物理方法,换句话说——这是物理学家做事情的一般方法,浑然天成,不施粉黛。
在玻尔的原子模型里,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,这些轨道可以用自然数n来标记。读者们一定要注意了,其实轨道是不存在的,但物理学家不可能先验地知 道轨道不存在,所以,玻尔的思路是非常完整的。在经典力学里就可以知道,不同轨道的能量不一样,可以把第n个轨道的能量记为E(n)。
因为n是一个整数,所以E(n)是一个未知的数论函数。
(3)
玻尔认为,电子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之间相互跳跃。这被称为跃迁——类似于股票市场中的那种跳跃,比如,今天的上证指数到了收盘的时候已经有了一条轨道,收盘在2890点,那么,明天早上开盘不一定是在2890点,有可能跳空高开,比如在2920点开盘。
从能量高的轨道跳到能量低的轨道,电子的能量肯定要释放出来,这就满足如下的能量守恒方程。
E(n+m)-E(n)=hν(m,n)
这是一个函数方程,类似与F(n)+F(n+1)=F(n+2)这样的被称为菲波那切数列的函数方程。菲波那切数列的函数方程的目标是求出F(n)的表达式。同样道理,玻尔要求出E(n)的表达式——这个表达式整数n有关系,具有能量量纲。
(4)
E(n+m)-E(n)=hν(m,n)
这个方程的左边是2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,而右边是放出光子的能量。这个方程可以解释世界上所有的线光谱,所以,求解它显得尤为重要。
这个方程的右边是可以观测的,就是光的频率(波长可以通过单色器测定,频率是波长的倒数)。但左边是不能观测的原子的能级。求解的关键自然在于确定右边的函数形式。
这个时候,ν(m,n)的表达式是不能通过眼睛看出来的,必须要有一个假设来支撑它。玻尔他使用了如下的假设,被称为对应原理:当n很大同时m很小的时候,ν(m,n)作为放出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在圆周轨道上运动的圆周运动频率的m倍。
高中学生都知道,一个电子做圆周运动的时候,它的角频率是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半径之比。为了计算方便,可以取m=1,那么我们可以得到
E(n+1)-E(n)=hν(1,n)
对应原理的说:lim(n趋向无穷大)E(n+1)-E(n)=hν
其中ν是经典圆轨道的频率,这个频率是和能量E的3/2次方成正比的(高中物理)。
所以,我们有如下表达式:
lim(n趋向无穷大)E(n+1)-E(n)=C E(n)^{3/2}
其中C是比例系数,是常数。
也就是说E(n)对n的导数正比于E(n)的3/2次方,可以推出,E(n)正比与n的-2次方。这样就解出了氢原子的能级表达式。
(5)
对应原理解出的氢原子的能级非常符合观测到的光谱数据,所以,这个原理成为思想的利器。玻尔在这个时候成为一个真正的物理学大师。真正的物理学大 师不需要太多的数学,只需要在非常恰当的时候做出一些恰如其分的物理假设。在这个故事里, 玻尔为了解出一个函数方程做了一个当n无穷大情景下的渐近假设,这个假设看起来也是非常合理的,因为他只不过要求一个量子系统在量子数很大的时候非常接近 与经典系统。
对应原理把量子力学拉回到经典力学,这是必须的,因为量子力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门画鬼的学问,但最后必须要能回到人的世界。
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